【 音樂 】香港電子音樂人Hirsk揚威金曲獎

游大東
Aug 22, 2021

--

香港音樂人Hirsk在周六(21/8)舉行的「第32屆金曲獎」獲獎。(電視截圖)

受世紀疫情影響而延後舉行的「第32屆金曲獎」,最終於周六晚(21/8)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舉行實體頒獎禮,多項賽果塵埃落定,最佳新人由「?te」(壞特)奪得,田馥甄和「蛋堡」杜振熙榮膺今屆的金曲歌后和歌王,盧廣仲憑《刻在我心底的名字》勇奪年度歌曲,最佳華語專輯獎和年度專輯獎,則由「蛋堡」杜振熙的《家常音樂》和桑布伊的《得力量 Pulu’em》奪得,但對香港人來說,真正重點是本地音樂人 hirsk 憑去年12月在台灣推出的純音樂專輯《noista/gia 噪噪噪噪切》,成為「演奏類最佳專輯製作人獎」的得主,揚威海外。

據了解,頒獎禮舉行的同一天,正好是Hirsk小登科的大日子,未能前往台灣,故獎項由台灣編曲人黃少雍代領,黃氏站台時拿出手機,讀出Hirsk的感謝辭,介紹自己是來香港的音樂人,亦感謝台灣金曲獎的評審團賞識。「謝謝金曲獎包容並認可不太一樣的聲音,《噪噪噪噪切》 關於一個正在消失的城市,可以是我的城市,也可以是你的,讓我們都用心聆聽我們的城市,讓我們都能在生活的噪音中找到音樂,很可惜不能到現場參與,但由少雍老師代領這個獎,意義重大,因為他一直是我最欣賞的編曲人,我是來自香港的音樂人Hirsk,謝謝台灣,謝謝音樂!」(詳見:https://bit.ly/3BfNKld)

Hirsk今年5月跟黃妍(中)與藝術家劉君冬(Dorothy)合作,策劃影像及聲音體驗展覽《The Reverberations of Us ─ 我們的迴響》。(Sony Music提供)

原名為Khris Nung的Hirsk(是借Khris來玩字謎),是一位香港音樂製作人及電子音樂人,畢業於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,主修電子音樂製作及聲音設計。2017年被選中為德國柏林Pop Kulture藝術節的表演音樂單位之一。2018年於香港參加由文藝復興基金會主辦的「搶耳音樂廠牌計劃」,展示其獨特怪異富有想像空間的聲音 (https://bit.ly/3sEKxrX) 。回港後,Hirsk曾與多位香港歌手和音樂人合作,計有 #王嘉儀(《月光族》、《微物》編曲)、Gin Lee(《以愛情的罪名》編曲)、、#Serrini(《長期浪漫》作曲》、#陳凱詠(《天生二品》作曲、編曲)、KIRI T(《I’m Not Here》和《IDontBelieveInClosures》編曲)等等。

直至2020年12月,Hirsk終於推出首張個人專輯、一張關於香港的電子音樂大碟 ── 《noista/gia 噪噪噪噪切》,由台灣的電子音樂廠牌「派樂黛唱片」負責發行,收錄《點心》、《落花》和《悲傷銅鑼灣》等11首作品,大碟名稱有將「噪」音「切」開的意思,本身聽起來也像一個節奏,「切」也是親切、切身的意思,Hirsk創作時取材自茶樓聲、新聞報導、提款機、港鐵廣播,還有《帝女花之香夭》等各種地道及熟悉「噪音」,用合成技巧及電子音效加以延伸扭曲,變成全新的樂曲,呈現予聽眾,帶領聽眾經歷一趟超想像的聲音旅程。

(唱片介紹:https://bit.ly/3D85YXl)
( SPILL 的專訪:https://bit.ly/3kdFT0p)

(22082021)

--

--

游大東

土生土長八十後,在傳媒打滾十年,從電台到電視,由雜誌到網媒,曾任記者和編輯;偽文青與偽老人精合體,熱愛電視文化,最愛看經典節目;閒時執筆,自己觀點自己寫,深信只要做足功課,大把有趣內容可以講。facebook專頁:facebook.com/yautaitung